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页 >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索 引 号:    012947154/2024-69269 信息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乡村振兴 / 其他
发布机构: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成日期:    2024-09-04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数智赋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提质增效
文  号:     关 键 词:    公共基础设施;养护;智慧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数智赋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提质增效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南京市不断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护有效路径,助力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案例1:实施路况自动化检测 为农村公路“问诊把脉”   

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推动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工作,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比例已达100%,并被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确定为全国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评定典型案例。南京市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采用“背对背” 的方式, 每个季度抽取县道的25%, 乡村道的12. 5%,现场采用路况综合检测车对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进行检测, 人工检测路基技术状况指数 SCI)、沿线设施技术状况指数(TCI)及桥梁CBMS 数据库中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CI)。采取车查与人工步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测车配备车辆景观采集系统每 20m 采集一张照片, 及时记录现场发现的问题,必要时进行人工步查, 明确缺陷的大小和程度, 同时针对路容路貌等养护情况进行现场核查。通过将养护质量自动化检测数据与南京市 “四好农村路”信息化管理平台深度融合, 按分值段筛选出全市 MQI PQI 值较低道路, 与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比对, 并配比道路基本信息情况、养护工程及历次整改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为道路养护分析及决策提供依据。

案例2:从“治水”到“智水”推进农污设施高效运维

浦口区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结合,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以“智”谋“治”,创新构建智慧农污运维平台平台基于物联网信息技术,整合当下最热点的软硬件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终端设施的自动化、智慧化控制。通过定制可视化显示大屏,展示全区农村污水治理总体情况及污水处理数据,帮助运维人员及时掌握站点污水治理的基本信息、水质数据、监控视频和设备运行状态等状况,极大提升了运维管理水平。全区532个自然村、486座站点共计设置822个智能网关、464个摄像头,实现污水处理站点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数字围栏预警等功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运维平台还设计了两款不同功能的手机端管理软件,分别为智慧运营app以及微信小程序。智慧运营app可实现对设备设施的可视化监控管理,保证运维人员第一时间掌握设施运行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决策、及时响应。微信小程序通过对外展示污水治理信息,强化运维科普知识宣传,指导农户做好化粪池、隔油井等预处理设施维护,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农村污水治理。智慧水务系统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全区486座站点累计完成现场巡检21500次,人工及自动采集甄别现场问题均已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受益农户约3.2万户、受益人口约10.59万人。

案例3:溧水白马打造管护“智慧大脑”

溧水区白马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建设的设施管护智慧系统,具体包括公众服务小程序、日常监管系统、闭环管理系统、长效考评系统、综合监管一张图应用支撑系统。同时配套硬件设施建设,包括人员定位设备、车辆定位设备、无人机巡查设备。通过网格划分、数据普查等手段完成数据体系建设,打造白马镇公共基础设施信息本底库。系统可运用综合考评模型,实时或定期统计技术,将信息化技术、监督考评的工作模式应用到公共设施管护工作中,通过信息存储、信息查询以及城市治理考评体系数学建模运算评比等级,实现对历史数据实时或定期的统计。通过系统建设,推进白马镇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监督主动、精确、快速、直观和统一,为全区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体制改革探索新路径。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